admin 发表于 2022-10-9 16:24:37

延寿大米好吃,有什么历史故事??

延寿县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具有100多年的历史。

据延寿县志记载,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就有巴高丽、郭高丽、都高丽等7户朝鲜族农民在延寿县亮珠河流域种植水稻。
民国十二年至民国十六年(1923年至1927年),朝鲜族农民在延寿县多处开发大甸子种植水稻,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8345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本开拓团进驻延寿,抓了大批劳工,在6个开拓团驻地周边兴修了6个拦河坝和6条水利干线,大面积开垦水田种植水稻。县域内水稻面积达到14.8万亩,出现了延寿县水稻种植史上的第一次种植高峰。

建国以后,延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疏浚河道,并修复日伪时期的水利工程。1958年至1995年,全县陆续兴建了2座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兴建了1620座小塘坝,617处提水站点,打机电井6730眼。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延寿县的水田面积逐年增加:1956年,达到13万余亩;1958年,达到17万余亩。
20世纪60、70十年代,延寿县的水田面积一直稳定在18万亩左右。但在当时,种田技术还比较落后。水稻播种主要以“漫撒子”、条播和点播为主;田间管理全靠人工薅草,草荒比较严重。因此水稻产量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

延寿县水田面积的快递增长和水稻种植技术的飞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延寿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延寿县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广泛地钻打机井,实施旱田改水田,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增加到24万亩,2005年达到48.3万亩,2009年达到73万亩。到2014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0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近三分之二。

1981年,日本友人滕原长作在方正县德善乡小面积实验自己发明的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第二年,大面积示范也获得成功。之后,这种技术以方正为中心迅速向四面扩散。
延寿县与方正县相邻,且同属蚂蜒河流域。因此,延寿县稻农很快便受益于寒地旱育稀植技术。1983年,全县范围内开始示范推广该技术。随后,全县还陆续推广大中棚盘式育苗技术、机械插秧技术、化学除草和化肥配方施肥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使水稻单产成倍增加。据统计,在寒地旱育稀植技术运用推广之前,延寿县的水稻平均亩产只有200—250千克,推广之后提高到了300—400千克。

到1995年,延寿县水稻最高亩产达到535千克,1999年,则达到了620千克。

延寿县的水稻种植实现了插秧、收获机械化,实现了除草、施肥、防病标准化。共更新更换水稻新品种四十多个,全县水稻种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京引127、富士光、滕系138和莎莎尼等优质水稻种子都曾为农民的增产增收立下功劳。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查禁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等措施,延寿县全县发展绿色食品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0多万亩。2011年,延寿县新建智能化水稻工厂育苗示范基地9处,水稻育苗实现了工厂化和智能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延寿大米好吃,有什么历史故事??